1954年《海底两万里》剧照
50年代(一):凡尔纳与第二波科幻潮的洗礼
此后,因为时代因素的影响,好莱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减少了科幻片的拍摄,蒸汽朋克电影也随之沉寂了很久,直到50年代另一波科幻片热才卷土重来。这一次,另一个19世纪科幻小说家的名字成了焦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儒勒·凡尔纳,他的多部作品在当时被改编成了电影, 19世纪时代氛围与超时代的科技和情节结合在一起,果不如其然的又在银幕上创造出一大批蒸汽朋克电影。1954年的《海底两万里》(此后被多次翻拍成剧场版电影和电视电影)中的“鹦鹉螺号”潜艇使用19世纪的动力,却有不亚于今天核潜艇的性能表现,影片对潜艇的内饰和机械设备的描绘也会让蒸朋迷们眼前一亮。《从地球到月球》又一次将目光瞄准了月球,讲述二战后一群炮兵利用大炮登月,和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异曲同工,只是本片在再现大炮等登月道具时更为巨细无遗,大炮的结构更复杂,旅行原理也更“靠谱”,蒸汽朋克味也更浓。之后1959年的《地心游记》,1961年的《神秘岛》,1962年的《气球上的五星期》也都是改编自凡尔纳小说的经典之作,片中19世纪的英勇无畏的冒险家都有那么几件颇为显眼的机械道具相助,才能完成史诗般的壮举,因而足以值得在蒸汽朋克电影史上书下一笔。这一时期只有一部威尔斯小说改编的《时间机器》,讲述19世纪科学家发明时间机器穿梭到未来的故事,片中时间机器无论从造型还是运作原理都是典型的蒸汽朋克风,《时间机器》于2002年重拍。
1968年《飞天万能车》剧照
50年代(二):非小说电影一样盛行
这个时代其他比较著名的蒸汽朋克电影还有1961年的《大地之主》,一部航空题材的科幻大片,片中蒸汽时代的豪华大飞艇机械结构复杂,有许多蔚为壮观的大场面。1964的《月球第一人》,19世纪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重力物质,从而自行登上月球探险。1965的《海底城》,以20世纪初为背景,描写了被一群走私犯占据的海底巨大城市,充满了大工业时代的气息。1968年的《飞天万能车》是蒸汽朋克电影中少有的喜剧,一辆蒸汽时代的老爷车竟具有上天下海的超强性能,不少笑果都因这件古怪道具而来。1969年的《雷蒙上校与海底宝城》是这一时期最后一部蒸汽朋克电影,同样以蒸汽潜艇和海底城为线索展开一个冒险故事,情节和《海底两万里》多有渊源。
两个高峰间的低谷
五六十年代的这个蒸汽朋克电影潮,使这个电影类型又成熟和丰富了不少,电影技术的革新使得制造大规模的蒸朋机械道具和布景成为可能,结合了19世纪背景和极具科幻内涵的题材影片大量尝试,也为电影人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虽然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影还不能算是目前意义上纯正的蒸汽朋克电影,但这个时期的确为真正的蒸汽朋克电影到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初,好莱坞几乎没有生产比较典型的蒸汽朋克电影,除了1979年的《两世奇人》。该片直接拿《时间机器》的作者威尔斯开涮,说的是威尔斯为了追踪19世纪著名的“开膛手杰克”一路穿梭到1979年的纽约追捕他,由于影片大部分篇幅用来讲述当代世界中的追逐和爱情故事,反而掩盖了蒸汽朋克的特色,比较容易被人遗忘,不过片中时间机器的造型倒是比1960年有了进步,不再那么山寨,机械的质感更强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