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南京!南京!》日本人看了做何感想?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搜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7 15:25:42 文章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
|
角川带着一位部下,还有小豆子和胖胖的中年男人走到周围什么都没有的草地里,把两个被害者放走,等于“解放”了他们。然后,他在沉思中跟部下说了一声“活着比死还难”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做了部队特有的“告别”姿势。部下大喊,“角川兄!”他应该是整个部队里或多或少明白角川痛苦的战友,角川也比较信任他。角川看到他和两个获释的中国人都离开了一段距离后,忽然向自己头部开枪,自杀的瞬间,终于“解放”了自己。部下回头看,知道了事情的发生,感到悲伤。小豆子和大胖子听到开枪的声音,起初以为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等到发现没事儿,便感到放心,带着笑容走开了。 角川的选择是有理由的。角川选择自杀之前说,“活着比死还难”。关于这一点,或许不断向部下们发出无情命令,向战场的被害者们施行残酷暴力的那位角川的上司也有所认知,与角川同样坚信“活着比死掉艰难得多”。 坦率说,笔者在观看的过程中早就预料到角川最后会选择以自杀结束生命、解放自己的。这也许跟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性有关。无论如何,一个人在一辈子里做了违背自己信念、原则的事的时候,他会想到以自杀的形式向社会请求谅解,以生命为代价向晚辈留下希望,以牺牲来寻求自己的安慰。在日本“武士道”中,“切腹”是过去比较普遍的自杀方式。角川的行为也许可以与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联系在一起加以理解。 笔者只是想相信,当年选择类似角川那样命运的日本兵应该不少,陆导塑造的角川无论是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里,绝不是“个案”。笔者从当年被强迫遣送到中国战场的长辈们那里,亲自听过他们在杀人的时候是带着什么样心态的…… 笔者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正视的是,角川的言行、表情甚至选择是否真实?是不是富于真实性的角色?笔者很清楚,通过这部电影的公映,陆导被观众以及舆论批评的,很有可能恰恰是围绕对角川这个“人”的塑造方面。中国人会抱着反感指出:“日本兵怎么可能有人性?!日本兵不是魔鬼吗?!”陆导有意塑造出的日本兵的“两面性”,也恰恰成为《南京!南京!》饱受争议的根本原因。 问题在于,中国人甚至日本人如何理解陆导对日本兵两面性的处理?根据笔者的猜测,中国人会认为,陆导描述日本兵不够客观、全面,不能有像角川那样的“人兵”,太给日本人面子了,对日本、对历史过于软弱,不能接受。日本人则会认为,陆导描述日本兵不够客观、全面,把日本兵弄得一塌糊涂,过于残暴和无情,像角川那样的兵应该更多,不能接受。毕竟,中国和日本在中日战争中的立场是两个极端,作为历史的遗产,心理上的相反将永远存在下去。正因如此,中日两国的观众看完这部电影后,都有可能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无法满足各方的需求,疑虑自己吃亏,用日语的方式说,“后味”难免别扭,让谁都感到不舒服和难受。在笔者看来,这一点恰恰是陆导经过精心策划体现出的创新和高明。 笔者的思考是,中国和日本的观众应该如何理解陆导给出的启示?他在电影中,有对日本兵、被害者、平民、难民、妇女、孩子、拉贝先生各色人等一举手一投足的描述,但对整个事件残暴的程度、覆盖的广度、表达的力度是会有争议的。有人会认为,描述残暴的程度有些过分;有人会认为,覆盖的面太狭窄;有人会认为,表达的力度不够强硬。尤其在中国观众和日本观众之间,对这部电影的认识差异是根本性的。不过,笔者想说的是,除了对《南京!南京!》的截然不同的评价,产生两国民众之间的分歧,加剧相互不信任感之外,我们能不能拥有更加深层的感悟?中国人和日本人了解到战争的残暴性、人类的共同性、人心的脆弱性、生命的可贵性、命运的不确定性后,能不能产生某种共鸣?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认知能不能发现一点点重叠的部分?得到某种共同感受是不可能的吗?难道历史认识是永远不会达成共识的吗?假如这部电影只是起到进一步加剧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感情隔阂,深化相互不信任感的作用,笔者认为,陆导的“愿望”不会反映于现实,艺术作品则只好沉淀于艺术本身。 但愿陆川导演拍摄的,票房将达到一定数字的《南京!南京!》对公众来说是一种“启蒙”,而不是某种“救亡”。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