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电影《战争弥撒曲》剧情简介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4 10:26:4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攻占了德国在远东的根据地,中国的山东的青岛,这也使青岛成为一战中唯一的亚洲战场,青岛的五千守军在日英联合军三万人的围攻下大败,四千七百人被俘被带到了日本。

由于日本各地都有人死在这场战斗之中,日本人本想以复仇的方式将这些战俘处死,但是畏于国际法的束缚,只得将他们关到位于日本各地的十二个收容所之中。一年之后,为了方便管而,这将收容所合并成了六个。在这些收容所中,有个德岛板东俘虏收容所,所长会津人松江丰寿,因为自己的父亲曾经在明治维新之时做过战俘,而自己也在那段日子与父亲一起走过,因此对这些战俘同情的思想,使他违背陆军上层的意志。他尊重俘虏的人权,宽容的对待他们。他不仅允许俘虏们烤面包、玩乐器、喝啤酒,甚至还允许他们印刷自己的报纸。在这个语言、习惯、深化都不相同的地方,俘虏们在收容所内享受着温暖的生活,重新找到了活着的喜悦。而战俘虏带来的德国的科技与德氏的食物也使当地人受益颇多。

一战结束了,德国在签定停战协议之后,在被告知要得到自由的战俘们,在没有女声的情况下,试着表演改编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此来表示对松江以及当地居民的感激之情。这也是这支曲子第一次在日本公演,这段历史到现在任被当地的人们传为佳话。

后来这板东收容所被评为“模范收容所”,在战俘们在这里的两年零十个月的生活,也被誉人间的奇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俘虏了约4700名德军。这些战俘被分别安置在日本各地的收容所中。在久留米收容所度过了两年地狱般生活的德国战俘被移送至位于德岛县鸣门市的德板东收容所内。出人意料的是收容所竟用热情的演奏来迎接他们。松江丰寿所长(松平健饰)不惜违背陆军高层的意志,坚持尊重俘虏的人权,给他们以宽容的待遇。俘虏们在这里可以烤面包、印报纸、演奏乐器、甚至喝啤酒,并和当地的居民也相处甚欢。副官高木繁(国村隼饰、Jun Kunimura)拥护所长的做法,而所员伊东光康(阿部宽饰、Abe Hiroshi)则对此表示反对。德国战败的消息传来,获得自由的俘虏们为了感谢松江等人开始筹备让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首次在日本奏响,而少将海因里希(布鲁诺•冈茨饰)却因祖国的战败而准备自杀……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