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座头市》北野武之道,空气里的血液是COOL的吗?(本站提供DVD下载)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SOH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26 23:22: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本人从小缺乏阳刚,小的时候不喜欢看打仗的电影,无论好人、坏人死了都会感伤,上学时没有看过一部武打小说,因为,我总以为凡事可以讲道理。自从喜欢了看电影,因为对大师们的五体投地便啥都瞅瞅,可是,至今,觉得血液喷溅的声效是人类残酷的表现,犹如将圈养的猛兽放归山林前的准备工作,活鸡伺候,让血温唤起猛兽潜意识里的凶残。只有北野舞的《座头市》让我感怀和瞩目。 人说,这叫酷,我看,是残酷 电影短短开始的几分钟,男男女女都在仇恨里杀与被杀,诚然或许这是古代世界的现实,但是《发条橙》里的告诫想必大伙不会忘记,人,在接受里习惯,人,在习惯里麻木。 现代和传统都是嘴上的唠嗑,对于历史而言都是盘根错节的存在,新与旧的讨论养活了多少凡人。就像贾宝玉,每个人心目中不会有相同的形象,那么,传说里的盲侠座头市也必然有着各种的模样。 不过,我真的喜欢中年的北野武,他不再用慢才似的夸张(《**狂想曲》)表现题材,也不再让人在窒息里接受死亡(《花火》)的现实。在《座头市》里他把控的能力发挥得极好,在无尽的厮杀里稍些增添了生命的亮色(田头稻草人边的野花)。他在拍摄座头市走过田埂时农人的耕作合着敲击乐器伴奏的音乐起舞,一派祥和。生命在大地上耕耘,听着鸟语欢歌,这种牧歌似的亮色是北野武中年后的转变,毕竟人期望与自然和谐和共处的。而为老妇马杀鸡的一幕,从一个俯拍的推进镜头开始,勾动观众想象力,流露出北野武内心的喜剧天赋。 而影片在叙述里隐藏了男人责任的话题,服部源之助欲当侍卫是因为他妻子的病,盲侠座头市的出头也是因为容不得恶人欺凌弱小。 责任,是一柄达摩斯克之剑,它让男人的世界坚强却也因此让他们深陷局中无法自拔。 对于武士阶层,北野武通过和老农妇的对话已经表达了他的观念。 电影交叉出现干着杂活的座头市和服部源之助刀技的炫示,以这样的类比为此后的决斗的高潮段落垫下牢固的基石。 座头市在日本人心中有着传奇的色彩,比如暗夜遇歹人的戏说明了他即便杀人依旧有道的原则,不是滥杀无辜。这是一个中年人才有的稳重和心态,即便是死,也是宿命而不再是泛滥的暴力。而服部源之助为了利益的杀人,虽然是拿人钱财的无奈,但是也终于只是缺乏心灵的表现,座头市在赌场里的谋财有着柔性的成分,因为那是智慧,其实,电影的结局导演此刻已经安排,用脑子的肯定比使技术的能耐。 如果我们仅仅将它看成是娱乐片,那么我们显然是大错特错,而将北野武和60年代胜新太郎去比没有意义,就像中国的《黄飞鸿》你能讲李一定高于赵吗?传奇的故事本来一再的拍摄里必定有世事更替的时代因素。一种后人对前人的隐形评述和总结,这就是北野武的《座头市》给人的启迪,看碟需要的是静心。当服部和座头市在小酒馆照面,简练的几个画面就已经将他们的性格透露。这是两个聪明人的对话。无声胜有声。 为了调控节奏,北野武将厮杀的快速和雅致的日本古典艺术交叉剪切使得观众不至于在刀光血海里充满暴力的恐惧。 因为,赌钱而带出了两个艺妓悲惨的遭遇,座头市的相帮有着中国传统道义的成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和当代的日本青年一代一味打杀,人物性格混乱和道之欠缺有着本质的区别。 艺妓的故事也为座头市在赌场因为庄家舞弊(赌场老板和艺妓的悲惨有着牵连)而大开杀戒,提供了合理的逻辑模式,不义,是应当惩罚的。 凭心而论浅野忠信饰的服部源之助,眼神和动刀的仪态高过于北野,毕竟北野武是个面瘫,表情上是有着欠缺的,但他聪明,以电脑制造的感官效果和快速剪辑弥补了某些遗憾。 杀死服部是不会有悬拟的,剑之道:为气。化有为无,意起形致,气如剑出,化剑为气,以气为剑,起承转合随心所欲。【语出ZhengXiaoYun,福建三明】,在这点上,座头市显然要盖过于服部,服部因利,座头市为义。义是人道,当然胜出。 那些谋害艺妓兄妹的歹人大抵毙命,大妈被歹人焚烧的屋子已经再建,这个场景的音乐是擅于捕捉时代脉搏的音乐人铃木庆一在世界流行音乐里“顺手牵羊”的,但,正是这种日本人博取众长的态度,才让这个狭小的岛国在文化上和经济上让世人刮目相看。 作为一个实力的导演,对传统题材《座头市》应该不会“有点紧张”,以往在刀光剑影的杀戮沦落的暴力美学的北野武已经回归,在他的《座头市》里加进了幽默和现代的元素,比如将传统的三味线和流行的hip pop及打击乐风格音乐的交互出现,比如他那双画的盲眼和片子出现的漫才,他的金发,这些显然是为了吸引下一代人的眼球,将一个破败的古瓷瓶涂上了最现代的釉料。这种不拘泥于亡者的探索正是一个优秀导演必须的素质,超越,不是一句空话,在北野武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这种对艺术遗产的反思态度和在次打磨的技巧和方法,值得我们中国导演研究的。 毕竟“影以载道”的世界已经没落,留下的世界里一切都叫热热闹闹的“玩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洋人的世界里(其实暴力的主题和世界和平的思潮是不和谐的,但是,这部时尚和古典交融的影片确实另有一功,妖得很)又为东方人夺回一尊金狮,何乐不为?! 影片最后的狂放点出了世间的特质,我们已经放弃了主义。找乐子吧,在我们依旧呼吸的今天。这种布莱西特式的间离在此刻变成了一种融会,一种北野武导演对于当代文化的反思。 舞台依旧,戏剧长新,而 纯(国)粹,不再! 这是北野武的隐语,一个中年人孤单的心境。 为此,应该向北野武致敬。 【附录:影片资料】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