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揭秘日本影视塑造各色中国人 近年刻意丑化不多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搜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19 6:34:2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保存到相册
在日本的影视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并不多。  [保存到相册]

  法制晚报9月18日报道 近日中日关系成为焦点,中日两国的复杂关系也一直是两国影视剧热衷的题材。

  但在38岁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的记忆中,日本影视剧里的中国人,远不如中国影视剧里的日本人来得多。

  新中国银幕上的日人形象,已从当年脸谱化的“日本鬼子”,到如今变得丰富、多元。来华多年的矢野浩二,就饰演了不少人性化的日本人角色。在日本影视作品中,这种变化也是相应的。从侵华战争时期,《苏州之夜》等片中被刻意丑化的华人形象,到岩井俊二的《燕尾蝶》中,重情重义的中国人“肖飞鸿”的出现,其间也不过是短短50年的光阴。

  日本战败后,中日关系几度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也使得这两个东亚大国只能搁置争端,寻求共同发展。

  作为全球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的中国和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日本,在被称作两国关系晴雨表的影视作品中,也要放弃傲慢与偏见,回归理智与情感。

  和好莱坞经常主打中国元素不同,在日本的影视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并不多。

  在有限的素材中,日本影视作品里出现的中国人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二战期间,在日本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鼓噪下,中国人多次被丑化;而大半个世纪后,日本影视作品却避而不提往事,一派中日关系热络的景象。

  多位对日本电影颇有研究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日本的民族单一性特征,民众对历史敏感题材的避讳,致使其影视作品常选择“忽略”中国人;随着时代变化,电影人受该国右翼或左翼思想影响,对中国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历史梳理

  二战时 形象被彻底丑化

  早年的日本电影更多的是被政府当作奴役民众以及鼓吹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的武器。1938年,日本政府提出“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此后出现了很多展现军国主义的电影。如1939年的宣传电影《上海陆战队》,将日军在淞沪会战中的恶劣表现进行了颠覆性美化,中国军人则在其中扮演了丑陋、无耻的一方,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个人品格上都和日本军人有很大“差距”。

  在这一时期的日本电影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多了起来。在剧情类电影中,中国女人的出镜率远高于中国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1年的《苏州之夜》。但是,其中的中国女人全部以柔弱、多疑的形象出现,颇有“性别化”中国的嫌疑。

  更可笑的是,中日关系在这一时期的影片中被极度美化: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欺凌中国人的事实被粉饰成“日本在为中国人带来福利”的假象。

  二战后 形象有所改观

  战败后的日本开始了一轮社会反思的高潮,而这一时期的电影人如小津安二郎、黑泽明等,将视角放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味。在这一阶段,日本产出的战争电影大幅减产,有关中国的电影减少。

  尽管右翼势力的影响尚在,但总体看中国人的形象在这一时期有所改观。1950年,日本推出了首部反二战题材电影《黎明的逃脱》,中国军队不再像以前那样羸弱不堪;1959年起,日本左派导演小林正树推出了《做人的条件》六部曲,不仅中国人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还承认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场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的反击是正义的,影片充满勇气和智慧,获奖无数。

  中日建交 成就英雄形象

  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关系进入缓和期,中国人形象在日本电影中相对客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日本电影大师山本萨夫的纪录片《战争与人》,该片在1970-1973年连续拍摄了三部,通过亲身参与过侵略中国的五代一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完成了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史。其中的中国人形象因客观、真实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山本萨夫也因此荣膺每日电影奖最佳导演。

  在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开始被日本影人大规模改编,1978年真人版《西游记》和1991年德间书屋动画版《三国志》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影片,孙悟空、刘备等英雄形象藉此为日本人熟知和喜爱,至今仍是影视动漫作品的宠儿。

  20世纪末 形象神秘美好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电影市场偏爱特摄片(特指由日本拍摄的以奥特曼、假面骑士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影片)、动画剧场版和言情类电影。这一时期在很多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作品中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或温婉或神秘,有着独特的意味。

  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中,中国人的戏份大幅度增加。三池崇史1998年拍出了完全不同于自己之前风格的《中国鸟人》

  ,展示了唯美的中国风光和神秘、淳朴的云南部落文化;而在2005年野村泰夫的爱情电影《上海恋香》中,中国人更加淳朴,中日友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

  次贷危机 形象日趋复杂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合作日益加深。但这也使得日本影视创作者对中国的看法再度产生了分歧。多数人对中国人友好和光鲜的一面更感兴趣,亦有不少人又开始丑化中国。

  在2008年NHK的电视剧《上海潮》中,中国人成了友好互助、善解人意的一方,对上海的刻画脱离了以往的古旧色彩,显示出了光鲜繁华的景象;同年推出的电视剧《日本OL》中,中国人成了坚强勇敢、可共患难的象征。不过在2010年的电视剧《月之恋人》中,在刻画与日籍公司抗争的中国工人上,明显有失偏颇。

  如今,日本人对中国的情感转入了一个相对复杂的时期,为避免争议,有中国人形象的影视作品大量减少,刚好和拼命融入中国元素的欧美国家相反。

  业内解读1

  中国影评人:

  近年刻意丑化不多

  一说起日本影视作品中的中国人,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岩井俊二的《燕尾蝶》中的“肖飞鸿”,由三上博史扮演的“肖飞鸿”虽然出身社会底层,只是在一家废品安置区兼汽车修理站工作,但是在中国影迷心中仍然是重情重义的代表人物。

  “近些年的日本影视作品,虽然这些日本人所塑造的中国人多数来自社会底层,但是刻意丑化却真的不多。”知名影评人赵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其中涉及的中国人数量本身就不多,这与日本的民族单一性有关,他们的外来人口比例很少,因此对移民电影涉猎的也就不多。而对于敏感题材,日本电影人一般也不愿意去直接碰触。”

  知名影评人云飞扬还和记者提及了另外一点原因,他认为,日本电影的艺术流派很多,电影也多是讲述爱情、小人物的生活,反映日本民众的普通生活和社会问题,“这与好莱坞不同,我们在好莱坞电影中所见的中国人是脸谱化的,但是日本电影中却没有这样的情况。”

  业内解读2

  矢野浩二:观众需要“人性化”角色

  在38岁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的记忆中,日本影视作品中的中国人远没有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人多:“以前真的很少,有印象的并不多,这几年还有一些,年底我也要在《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中扮演中国人。”这也是矢野浩二14年来,再次参加日本电视剧的拍摄。

  当矢野浩二被问及早年的日本电影宣传“国策”的看法时,他含蓄地表示:“现代观众越来越喜欢看一些人性化的角色。”他解释道,“在中国拍戏十余年,2003年左右经常接到的就是一些抗战中的日本人,这些角色比较脸谱化,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日本鬼子’,但2007年以后,这种情况就慢慢改变了。”

  但矢野浩二向记者坦言,日本的影视作品中大部分是现代戏,对中日战争时期的涉及很少。他表示,自己很兴奋能够在日本影视作品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形象,因为这说明“日本人对中国人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人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

  二战结束前

  军国主义宣传作品为主,中国人形象多为反派,丑陋多疑

  二战后

  左翼势力抬头,中国人电影形象有所改观

  建交后

  孙悟空、刘备、曹操等中国文学经典形象进入日本

  ▲早期日本战争电影中,中国军人的形象不佳

  ▲小林正树代表作《做人的条件》

  ▲动画片《三国志》系列让中国历史人物首次在日本成为英雄

  ▲《上海恋香》讲述了日本女孩和中国青年的爱情故事

  20世纪末

  神秘美好成为中国人形象的代名词

  2008年

  次贷危机后

  形象开始复杂化,一方面是美好奋进的象征,另一方面也代表软弱忍让。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