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大岛渚的呐喊--《青春残酷物语》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16 14:45:00 文章录入:胖子 责任编辑:胖子 |
|
第一次看大岛渚的作品,是这部"青春残酷物语"。在一个没有阳光的午后一个人躲在家里看,心情本来就不好,结果看的想自杀。仿佛回到了那段混乱慌张的日子,不负责任的张狂和叛逆,莫名其妙的不满烦躁。当电视机里出现那几个血淋淋的大字时,我知道大岛渚不会给我留后路,就像影片里的人必须得死一样,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了结局。 大岛渚很张扬,这部片子拍于1960年,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年少气盛的感觉充斥其中。我不清楚这部片子的背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时代背景,可是我却直觉的感到导演用此片在做某种呼喊的尝试。就像当年我们的鲁迅大师用文字为先驱的勇士们呐喊一样,大岛渚或许是用影像在60年代初发出了尖锐的声音,企图唤醒还在沉睡的人们。不是让他们醒来战斗,而是让他们知道生活的安逸和平不是可以堕落烦躁的理由,青春的挥霍到头来承担后果的绝不仅仅是个人! 影片里藤井清和真琴是一对被刻意凸显的年轻人,整部片子就是围绕他们的恋爱展开的。影片的开始有一个场景让我久久难忘,清和真琴来到东京湾的木材场。清在木材堆上想与真琴接吻,当真琴挣扎时,清把她推下了水。真琴在水中挣扎,清在岸上冷眼旁观,她每一次想抓住木材都被清用脚推开。终于当她筋疲力尽时,清把她拖起来。两人在光天化日下发生性行为,镜头从地上移到空中,再次回到地上时,是真琴衣衫不整的躺着。他们的开始就是这样,性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要以为大岛渚在此片里有什么特别露骨的表现,事实上对性他倒是有节制的。毕竟不是后来70年代的"感官世界",本片里的性不是他着力刻画的。他刻画的是这对年轻人身上带有的没来由的焦躁和不满的情绪,还有他们在一起时无序的生活状态。 清和真琴不久就同居了,他们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收入,于是清想出了用美人计骗钱。说实话我真的非常讨厌这个男人,他从来没有想过老老实实的工作生活,满脑子就是歪门邪道。他并不是真的爱真琴,他还跟一个有钱的老富婆睡觉拿钱。当真琴有小孩时,他终于慌张起来。影片的另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场景出现在真琴去堕胎时,大岛渚让两对着力刻画的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在同一空间相遇。真琴的姐姐和她曾经的爱人,真琴和清。前者的青春期是保守而传统的,他们也有叛逆和抗拒,但是他们更多的被社会和时代包围着,他们自己认识到这种禁锢但是已经太晚了。而真琴和清则是放肆自由的,他们莽撞不计后果的挥霍着手里的青春,以为这样就是生活,可是终究还是得付出惨痛的代价。想起张爱玲在"年青的时候"里写到: 只有年青人是自由的,年纪大了,便一寸一寸陷入习惯的泥沼里。不结婚不生孩子,避免固定的生活也不中用。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影片里的真琴和清就是这样的挥霍和消耗着他们的青春和自由,当真琴动完手术躺在床上,清在她旁边吃苹果。这一处拍的非常精彩:室内周围是灰暗的,而中心一点是苹果的红色和清闪着光的脸,这种影像的叠加让我们看到黑暗中不曾熄灭的青春在做最惨烈的挣扎,我甚至以为他们能够走出骚动和迷茫,我以为会有希望和光明。 但是我错了,大岛渚的彻底在于此,他还是让他们走到了尽头。 清因为诈骗入狱,真琴也跟着进去。那个跟清睡觉的富婆把他们保释了出来,可是他们仍然如此迷茫,在东京攒动的人群中他们不晓得应该去哪里?哪里才是他们可以停留并且愿意停留的地方。就像"青少年哪吒"里的三个年轻人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哪里才是他们满意适合的去处。我不得不佩服大岛渚的前瞻和深刻,库布里克70年代的"发条橙"放在今天仍然不失现代和前卫,而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在两千年的我看来还是那么震撼人心,所谓经典我想就是这样吧。 断了后路的他们,注定是该以死亡告终的。出乎意料的是影片的最后导演还用了一个超现实的手法让他们的尸体出现在同一平面中,清被一群小流氓打死,而真琴则是被他们从开着的车上推下摔死的。仿佛觉得整个屏幕都是鲜血,可是镜头里不过是两具冰冷的尸体,而看见这些的我心里恐慌的无处可逃。 这部影片的摄影非常出色,整部片子就一个色调。多数采用夜景,白天也是不用晴空的色彩,而用接近黑色的深蓝色以此作为整个影片的基色。而且大部分运用远望镜头,除了被摄主体的清晰外,其它均模糊,还用了人的肤色,血色,服装等红黄色来强调影片的基调。大概便是着力表现青春期心里的暗淡,烦躁和不满吧。 青春残酷,我究竟该怎样进行我的青春?没有人告诉我。谁不是一夜之间惊觉自己的衰老,那个时候青春已经不在了呀。 拥有的时候始终迷惑,等失去时才发现拥有的可贵,为什么我们都是这样的人?!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