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法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里思考,中国音乐剧发展的钥匙在哪里
|
作者:廖阳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5-3 12:35: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音乐剧?中国观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剧?中国音乐剧发展的钥匙在哪里?在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剧发展论坛上,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作为“上海之春”的品牌栏目,音乐剧发展论坛已连续六年在文化广场举办。4月28日,150余位活跃在海内外音乐剧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上海,共同探索音乐剧的未来。 论坛现场。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论坛上,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制作人尼古拉斯·特拉追溯了法国音乐剧市场的发展历史,“虽然没有中国那么短,但法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也不长。” 特拉介绍,1960年代以前,法国流行的都是“轻歌剧”;1970年代以来,法国市场上零星出现过《五月花》《追星狂》《法国大革命》等音乐剧,尽管口碑不错,但商业反响都平平,《追星狂》作为最成功的案例,也不过演了三周。 尽管音乐剧早就在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获得了巨大成功,有些经典音乐剧一演就是半个世纪(如《音乐之声》《窈窕淑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音乐剧在法国都是以“亚文化”的身份出现,并不受评论家待见,“很多人会说,如果你想看剧,你就去剧院。如果你想听音乐,你就去听歌剧或演唱会,音乐剧不是真正让人欣赏音乐的地方。” 1998年是重要的“分水岭”。那一年,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问世,法国音乐剧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发力。 尼古拉斯·特拉 特拉回忆,为了补贴制作经费,制作团队将剧中的单曲制作成概念CD发售,效果惊人,单曲《美人》的销量突破了200万张。在单曲大爆和大明星主演的双重推动下,《巴黎圣母院》连演三个月,大获成功。至今,《巴黎圣母院》已在全世界拥有8个不同的语言版本。 《巴黎圣母院》的成功直接导致了法国音乐剧的蓬勃发展,而法国也一跃成为欧洲音乐剧重镇,“通常,巴黎一般最多只有4部音乐剧上演,我们今年却有16部。大家对音乐剧都非常投入。”特拉说。 和百老汇、伦敦西区不同,法国音乐剧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比如,他们习惯在音乐剧上演之前就发唱片,为演出预热,做好营销;再比如,唱跳分离,他们会分清舞者和歌者的职能,不像百老汇要求演员能歌善舞,面面俱到,专业歌手也多了登上音乐剧舞台的机会——走自己的路,不盲目抄袭百老汇模式,成了法国音乐剧崛起的关键。 靠着一部《巴黎圣母院》,法国音乐剧迎来了突破式的发展。与之相似,日本也经历过一部剧带动整个市场的阶段。 於保義教 日本CN Playguide 副社长於保義教介绍,日本音乐剧主要分三大类型:一种是海外音乐剧,也就是百老汇及其他国家原创的音乐剧,比如《猫》《狮子王》等;还有一种是日本本土的原创音乐剧,耳熟能详的有《李香兰》;再有就是家庭音乐剧,也就是以亲子作为对象的音乐剧。 提到上述三个音乐剧类型,四季剧团都是绕不过去的团体,因为这些音乐剧均是由该团引进或制作。作为日本最出名的音乐剧演出团体,四季剧团1953年由浅利庆太成立,1983年,因为翻译引进音乐剧《猫》,四季剧团得到空前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日本的音乐剧市场。 於保義教还记得,1983年,日语版《猫》就是在东京新宿搭了一个棚,实现了长期演出的壮举。1985年,日语版《猫》又在大阪的临时帐篷剧场登台,连演了13个月。为了支持《猫》,日本JR铁道甚至专门为四季剧团建了一个剧场。至今,日本国内已有5个四季剧团专用剧场,年演出场次达三千场,都是各大公司为其建造的。 “所谓的商品力量,就是作品本身的力量。”《猫》的成功开启了日本音乐剧的辉煌年代,截至2015年,日本音乐剧市场票房达到620亿日元,占整个舞台演出36%的份额。 自2002年上海大剧院引进法语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国音乐剧在“三步走”战略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广场作为中国首个音乐剧剧场,自2011年重建开业,五年来累计收益3.6亿,平均上座率达73%,不管是引进剧目还是自制剧目,都在走向成熟,前途光明。 然而,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也在论坛补充了全国演艺家协会最近发布的一个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演出市场规模达469.2亿元,其中,娱乐演出票房占比最高,接下来是音乐会、儿童剧、话剧、戏曲;2016年,中国整体演出场次达63万场,娱乐演出亦占比近一半——遗憾的是,在这两个统计数据中,音乐剧的数据没有明确显示,也就是说,音乐剧在中国仍是小众艺术,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引进还是原创,作为西方舶来的艺术品,音乐剧产业能否在中国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找准定位。 “我们是像韩国一样,把音乐剧跟歌剧放一块?还是像日本一样,把它作为娱乐行业的中坚力量?”张洁总结,法国音乐剧、百老汇音乐剧自有其成熟规模,日韩音乐剧也有它们的成功之道,“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音乐剧?中国观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剧?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打开音乐剧市场的钥匙,我们还在路上,或许我们也是中国音乐剧的一个先驱。”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