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娱乐 >> 正文

从文学想象到影像奇观 围观科幻名著的银幕重生

作者:佚名  来源:mtime.com   更新:2013-7-12 20:58:23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黑客帝国The Matrix(1999)剧照 #22


《黑客帝国》中虚拟空间的概念在不少科幻小说中都出现过


--科幻文学与科幻电影 --


3. 改编之外:科幻电影借用小说提出的新概念


科幻小说改编难,可不是说它对科幻电影就没有用了。科幻小说对电影的影响,可以不是来自于直接改编。


当粉丝在争吵《黑客帝国》与《异次元骇客》对虚拟空间的演绎哪个更高杆,乃至往上联系到《攻壳机动队》时,谁又想到,《异次元骇客》存在着原著小说:1964年的《三重模拟》。而讨论《饥饿游戏》与《大逃杀》的血缘关系,就可以追溯一下Richard Connell的《最危险的游戏》和威廉·戈尔丁的《蝇王》。


是的,每当真实的科学发生了进步,相应的科幻新点子就会冒出来。科幻小说通过不断地阐述、锤炼它们,令它们枝繁叶长。所以我们看到,最新颖的科幻往往得不到立即改编;而某种概念在电影中开始使用,往往要滞后于小说。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它会慢慢传播开,渗透进入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41)海报 #02


《化身博士》令“多重人格”概念深入人心


而且,科幻还能够将旧概念重塑金身。正因为有《弗兰肯斯坦》科学化了“人造人”,《化身博士》科学化了“多重人格”,《我是传奇》科学化了“丧尸”,《时间机器》科学化了“时间旅行”(这些概念的最早萌芽都不是在科幻中)……这些古老的认知才能流传至今,在电影中大肆横行而令人信服。很难设想,如果没有科幻的包装,仅凭哥特气质,现代人还会买它们的帐吗?


由此可见,科幻小说不被搬上银幕,更像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等待,而不是根本性的“气场不合”。要知道,好莱坞具有将任何东西电影化的恐怖能力。只要真想拍,没有什么不能改编的。最近夸张的例子比如《超级战舰》,原本只是一个没有任何人物和情节的划格子游戏,竟也像模像样地拍出了一部大片。


下一页


12位科幻名家的银幕演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尾页


 

娱乐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娱乐:

  • 下一篇娱乐: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娱乐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童星超时劳动触犯法规 《东京一

    山下智久《紧急救治》夏季复活

    晨间剧《笑天家》主演出炉 葵若

    渡边麻友《再见烤米棒》改名 暗

    日本女导演被指虐童 竟要求6岁

    童星彻夜拍剧崩溃大哭 电视台为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