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日本 宅男们第一反应肯定是苍老师
别总是盯着苍老师看啦,来看看日本的这二十部佳作,看完一定不后悔。
何濑真美:《殡之森》
或许同源于东方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何赖直美的作品与泰国导演阿彼察邦互有文化辉应。同样流于本土神道教孕育庇荫的文化民俗,两人作品之间始终酝酿着一种对森林、自然的礼敬意识,甚至是付诸于生命意义的寄托信仰。当代的日本导演多数将重心关注到了现代都市,少有像何濑真美仍然建设有自己传统素朴的土地。日本在地域上为群山环绕,所谓万物皆有灵不仅同源于文化传统,森林本身就具有一种原始的神秘性,在何濑真美笔下将这种不可名状的宗教神性与人的生死联系起来,可谓别具一格。
小林正树:《怪谈》
志异电影里笔者向来对华语片《画皮之阴阳法王》《山中传奇》印象尤为深刻,两部电影在视觉与艺术上都具备高度的美学造诣。文化上也不流于表面,深度挖掘了儒、佛、道的内核。像一贯志异题材多以讽刺封建社会为背景,赋予鬼妖为人性的理想化身,在鬼妖身上处处可见人的真善与情义,反而人却成了虚伪、面目可憎的恶魔。日本不同国内,诸如《怪谈》与《东海道四谷怪谈》中,女性意识或诉求在影像中占的比重会更大。在审美上日本也具有浓郁的文化地域性,通常以传统的能乐衬托,营造出幽玄之境,往往给人一种扑朔诡谲,境生象外的审美意识。
相米慎二:《台风俱乐部》
在历届旬报的收藏中,《暴力挽歌》,《日本春歌考》,《台风俱乐部》等分别记录了日本社会不同时期的学生与青春印象。青春期必然是一则会受到诸多因素的侵扰,是承受压力滋生反叛情绪的时期。青春的电影不乏悲情,但总归有其独特的美好。相米慎二以一种平易生活化的视角,将青春期间那些萌动的爱恋,那些抑制的生理本能,那些为升学压力愁苦的瞬间凝聚一堂,最终孕育成一场可预见的风暴。不同于成人世界的刻板残酷,青春酝酿的躁动在一场淋漓酣畅的乱舞中释放,所有积压的习气在一瞬间倾泻,又在一场祭祀的仪式中,一切归于平静,相米慎二精确的抓取到了青春独有的活力与激情。
稻垣浩:《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作为日本最知名的武士形象,象征着武士之道的巅峰。其一生几十场武斗,历经心性的磨练与成长,最终成就了一代剑圣的美誉。历史上的宫本武藏游离于禅与儒的取舍,后和平年代出仕为官,一度在仕途与剑道抉择中徘徊。宫本武藏的彷徨驻足,同样是大多数武士阶级的缩影。而武士的剑与禅,追求一种清澈澄明的空之境界,这是武士的剑道,同样是做人的哲学。不同于国内武侠对仁义道德的侧重,武士更注重自身修为的成长,不仅是剑术技巧上的,也是精神的上悟道,是对剑禅合一境界的追逐。不过相比较宫本武藏的木讷迂腐,笔者更欣赏佐佐木小次郎身上的锐气嘻嘻。
园子温:《冰冷热带鱼》
早前一度认同日本电影对性的尺度非常开放,不曾踏足过血腥暴力的范畴。园子温的出现着实给了笔者一个震颤,不仅在于画面的大胆,再及对暴力血腥的真实性处理上都极具震撼与心理的痉挛。笔者将影片归纳于现实主义类型片,缘于真实事件的改编,也具备类型片的情节,在叙事与影片摄制的处理上同样遵循写实的凝练。最另人绝望的是现实,论人性之恶与身心的极致痛苦,论表达的赤裸,对残酷真实世界的呈现前所未有。这部电影或许能完整的诠释:除却一些恶俗的暴力因子,B级片同样存有直叩人性的电影。
沟口健二:《雨月物语》
沟口健二的影片向来极具悲剧色彩,人物一概是凄惨的,也是坚韧的。不似小林正树直观以武士道的意识形态着手解剖,沟口健二的反封建或以歌舞艺妓,或以仕途人情,以人的生存状态与其经历见闻诉说人途之悲。相比之下,沟口健二身上既没有黑泽明笔下通俗普世的武士气节,也不具小津的现代视角与人伦之哀,却是其间最具东方诗意与悲悯情怀的一个。以其现实主义的手笔抒写战争荼毒下社会生态构建的方方面面,又以近乎玄幻的艺术渲染,道尽了腐朽体制中被迫害压抑的精神性灵。
黑泽明:《德尔苏乌扎拉》
晚年的黑泽明消退了武士的仁义忠勇,少了些杀伐之气,反而拍摄了一部人与自然的电影。相比早前作品的锋芒,心态上愈见温情儒雅。以荒野猎人与苏联军官两人友情着手,窥见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迫害入侵,以猎人这一自然与理想主义的化身其最终信仰的奔溃收尾,不得不归咎于人性的虚妄、邪恶而酿造的悲剧,同样猎人的死亡无疑与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关系。这部电影自《走出非洲》之后,少有的带给人那种源于质朴的感动。倾注了太多的人文主义与情感,对人性的淳朴,善良品性与对自然的礼赞。
小栗康平:《死之棘》
阅览了一部分的日本电影,从未出现过一部具备如此恐怖穿透力的电影。整体的构建相当细腻。人物,镜头甚至情绪的发泄,一切元素都归于凝固与静止的状态,冥冥中有一双将时间、空间拉伸的无形触手,孕育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尽管导演自述影片是关于祈祷,是表现人从危机里恢复的过程。两人之间反复的争执,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返,那种人性幽暗的探索与空间给予精神层面的禁闭感,时时刻刻在摧残这种美好的幻想。叙事上类似于皮亚卡的手笔,要表述爱情婚姻的残酷,不需要过度的修饰技巧,只需要将一件事重复、重复、再重复,用更多倍的时间,更多空间的叠加去刻画标记出来。
周坊正行:《谈谈情跳跳舞》
周坊正行的电影笔者看的不多,对其印象一概是喜剧与温情的标签。本片延续往常幽默风,对准城市网络的工薪阶层,拆解常见的中年危机。夫妻之间的情感在岁月腐蚀下已然趋于平淡,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两点一线的单调。危机在城市的霓虹下潜伏,亟待在情感上找到精神的寄托。影片以舞蹈一种充满激情与暧昧的符号,加上竹中直人等喜剧演员的演绎,重新给生活注入新鲜的活力,为夫妻之间连接桥梁,唤醒情感的居所。早前大岛渚在《马克斯我的爱》中,为了挽救婚姻,兰普林将情感投射到猩猩身上,并重新赢回了丈夫的爱慕。本片同样的道理,双方相互在麻木的现实中寻求温暖与关注,引导对方的将身心的情感倾注到自身上来。
市川昆:《细雪》
对市川昆的印象有三,岸惠子、吉永小百合与《细雪》。早前指导过东京奥运会,拍摄过大量的罪案侦探片,其中这部电影被笔者列入日本十佳。从古典著作《源氏物语》到谷崎润一郎笔下的《细雪》,对官宦家庭的关注向来是文学上的传统,文学记载不仅可以窥见当时的贵族家庭风貌,也具备一定基础的社会学意义。最重要的是文学的传承中同时灌输着日本人的感官审美与物哀情节,像东方文明大抵以感性的哲学为主,佛教与道家的写意,或者日本的禅宗都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西方人注重直观理性,反而不太能欣赏到花草的飘零与枝叶的溃败。面向这样一部唯美与悲情并重的电影,笔者彻底沦陷了。
山下敦弘:《不求上进的玉子》
山下敦弘也算新千年以来旬报钟爱的导演,陆陆续续收录了不少电影。印象中通常会以整篇幅的固定机位构建影像,在山下敦弘的平衡中,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长镜头静坐,一个镜头或者几分钟。山下敦弘用不同的固定机位切换弥合了叙事上的连贯,既没有蒙太奇制造的雕琢感也不沉闷,仍旧呈现出静止的空间,探索更多空间纵深的包裹,在形式与叙事上都遵循了不同程度的极简原则。影片内容会引起很多毕业生的共鸣,于外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或者更宏观的经济泡沫。于内要直面内心的孱弱与不自信,甚至外界各处的压力。最终春夏秋冬过去,慢慢发现别人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卸下了内心束缚,重新走向封闭之外的世界。
大岛渚:《仪式》
自《仪式》后大岛渚终结了新浪潮运动的形式与愤怒,所有热血的反叛与革命思潮在这里终止了。在《御法度》里面不再聚焦压抑身心的现实环境,而回归到传统文化层面,直至《战场上圣诞快乐》的出世已然臻于佳境,标记其踏入真正的大师之境。本片算作对那些青春与痛苦记忆的总结,形式感已然收敛,笔触却更具凝练大度。以家族结构为轴心将目光对准战后阴郁的日本社会,笔诛那些战争的梦魇,那些束缚身心的桎梏,那些抗争腐朽体制的无力,那些理想主义的荒芜。究其本源人之于整个社会何其渺小,除非呐喊,剩下就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既为个人的悲剧是也是时代的悲剧。
敕使河原宏:《砂之女》
上世纪欧洲兴起的存在主义思潮在今天仍旧支配指引着现代人的生活。亦如加缪笔下《局外人》,将自由的意志嫁接到滑稽荒诞的莫尔索身上,叙述个体与社会的分离,控诉体制世界的荒谬。同样,不论那些自由选择,存在先于本质的人道主义名言曾经何其闪耀,在现实中因为生存而屈从主流,成为机械一般了无生气,除了那些身份证件,找不出更具意义的事物证明人的存在,最终困锁在婚姻结构中。存在主义到了日本,不同于戈达尔、安东的视角,除了诘问人的存在意义,还有其它问题亟待改善。影片里男女的地位显然是不对等的,男性即便没有自由,仍拥有反抗的欲望,相比女性默默的耕耘承受,在男权的土地,女性连谈论自由资本都没有,这是及其悲惨的。
新藤兼人:《午后的遗言》
一改早期先锋现实主义的印象,后期的新藤兼人拍艺术片也毫不逊色。所谓人之将至,言行举止、心态都趋于和睦,即便《裸之岛》的浪潮已然远去,也不乏智慧与人情的通达。垂暮的主角们虽然身份阶级迥异,同样尝遍了人世沧桑,通晓了人情暗味。翻越了崇山峻岭,也踏尽了岁月山河,练就了一身从容。连劫案的突发波澜随后就归于平静,尽管愤怒,惊恐,那些外在的虚饰如风如云烟,最终插曲在须臾掠过。只有那些传统古老的仪式随着时间传承下来,人再偏执也坳不过自然生态的规律。无论低处高处,所谓人间彼时的喜怒哀乐都不重要了,唯有收拾心情,将身心投入当下。
井口奈己:《西野的恋爱与冒险》
本片收录于14年旬报十佳第十,笔者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此前对井口奈己没有任何印象,突然冒出来的女性导演,看完电影笔者迅速成为其影迷嘻嘻。不同于洪尚秀以对话作为主导,井口奈己的影像近似于候麦的情境酝酿,用影像的构建覆盖对话与情节,调动静默、朦胧的心理感官。日本传统的暧昧文化,在本片都可一一窥现,话只说一半,将更多语境投射到情绪的发散过程中,这或许是属于日本独有的味道。相比那些大师影像,本片隶属小清新系列,笔者翻阅了不少了日剧,不论家庭伦理还是女权主妇,十几集的电视剧都不如本片来的精彩。在价值上与传统的道德伦理背离,传达着一种更自由的恋爱观。
北野武:《奏鸣曲》
一直以来北野武以黑帮片立足日本电影圈,口碑不俗,另有《坏孩子的天空》相继进入旬报百佳。在笔者眼中,北野武的形象就如同《菊次郎夏天》里面演绎的自己,狂野中带有纯真色彩。在其的电影中既深谙人性世事的残酷,亦能感应温暖淳朴的人情。从《奏鸣曲》到如今《极恶非道》系列,北野武的黑帮不同于《教父》以家族为核心,以事业拼搏为标准,反而与斯科塞斯比较类似,秉承着盗亦有道,极恶非道的原则抒写江湖。即便是黑道,仍然有其底线与原则,仍然遵循着仁义的核心。在本片里除了道德的尺量,始终有一种抽离了身份外物,关于纯粹本真的意识,一时间难以名状。
深作欣二:《火宅之人》
深作欣二以拍摄暴力和动作片出名,最具知名的有旬报收藏的仁义系列,票房口碑双收。后来还有《座头市》系列被CC收藏,日本的动作片无疑比华语走的更远,香港的古惑仔也受到不小的影响。虽然暴力片通常折射了现实环境,是经济流通的社会缩影。不过笔者也认为,除开这些现实意义,论制作质量与情感的蕴含,深作欣二在文艺片的范畴中水准更高。本片曾被笔者列入日本十佳,火宅之人的寓意为:因各种烦心事而焦虑不安,就如同着火的房子一般。而以悲情为美向来是日本的传统,日本人赏樱不在樱花盛开的绚烂,而是花瓣凋零的瞬间,在生命最美的时候随风而逝,尽管残酷却蕴藏着无法用言语述说的神秘浪漫。
成濑已喜男:《女人步上楼梯》
今村昌平,小津安二郎,成濑已喜男三人被列为最会拍摄女性的导演,对女性的勾勒与认知非妇女之友所不能企及。最出名的名作有《乱云》《情迷意乱》等经典,一贯喜欢分解矛盾的伦理,叙现实的制约,述道德的禁锢,将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与撕裂感表现出来,对女性细腻心理的把握可谓驾轻就熟。然而在现实层面,成濑是女性主义者,而并非女权主义。在他笔下,女性是坚韧、默默、奉献的,这种力量并未转换成觉醒,没有产生反抗整个体制的“叛逆”,而是在社会中扮演无私的精神指引。成濑对女性是尊敬的,女性身上闪耀的品性,也从某种程度淡化了女权意识的局限。
池田敏春:《天使的胆量之红色淫画》
旬报百佳收藏了不少情色经典,本片作为天使系列成功的典型。在日本,制作地下AV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现了,有相应的文化传统与宽泛的工业环境,一直到AV产业合法。不论是民俗观念的开放,抑或男权社会的引导,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使然,日本这片土地一直就具备相当的条件,制作出了大量情色经典。在情色片的范畴,直观以其赤裸的性意识与直白的现实性成为很多导演有力的武器,假以批判社会或以诉诸自由。情欲是本性的化身,欲望的释放也是精神的本源。本片中,男女皆受到社会与道德层面对身心的挤压,在那些压抑的经济体,很自然构成了行色各异的畸形心理,甚至走上犯罪。
筱田正浩:《沉默》
与西方不同,儒家既为规范道德与为人处世的准则,替代了宗教位置,西方的宗教氛围显然传统的多。印象里田壮壮的《盗马贼》,毕沃斯的《人与神》,杜蒙的《1915年的卡蜜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作品,令人费解的信仰又极具感染力。在本片中,度过了那些政教合一的自古传统和宗教手段,真正虔诚的信徒是抽离了形式虚设,以上帝使者为化身,分担人间的疾苦,接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拷问。除了本片,筱田正浩也不乏佳作,在《情死天网岛》里面,以别具新颖的剧场形式,将抽象的,操控人的封建意识具体化,重新解读了封建命运的悲剧,比较沟口健二的一些作品也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