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娱乐 >> 本木雅弘 >> 正文
《入殓师》:与死亡亲密交流

3月23日晚,“香港影视娱乐博览”开幕典礼暨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日本电影《入殓师》继续它横扫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势头,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又收获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因飞机晚点而未能踏上红地毯的本木雅弘,稍后兴奋地捧起了奖杯。



本木雅弘没有来走红地毯,他自己的解释,是飞机晚点了,希望下次能走。看上去他有些疲惫,但是始终很职业地对着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微笑。


我的直觉大概是蛮好的,一共约了3个专访,3个人都拿了奖。当然,其他两个奖的量级显然不能和本木雅弘的亚洲影帝称号相比。可惜,得奖对我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一得奖,本来簇拥在港台明星周围的大堆记者都蜂拥了过来。早先约好了一个只有两三家媒体参加的采访时段,却临时被取消了,变成了闹哄哄的群访。


《入殓师》在香港上映时的名字是《礼仪师之奏鸣曲》,在台湾上映时,片名改成了《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看上去,大家还是对电影名字里涉及死亡、殡葬、入殓之类词语心存顾忌,于是不约而同地把片名改得诗意一些。其实这是和电影本身的意义背道而驰的,它最感人的地方,我相信也是奥斯卡颁给它最佳外语片的理由,是它的确能让我们在感动中重新审视死亡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所以,虽然“送行的人”是片名OKURIBITO 的本意,我依然觉得平实的《入殓师》是最好的名字。


为了演好小林大悟这个角色,本木雅弘说他曾亲手试过为一位老婆婆做入殓仪式。有意思的是,与片中相反,扮演小林的师傅、NK事务所社长佐佐木生荣的山崎努,其实从未亲手做过仪式,本木雅弘说:“这可能是做演员的方式不同吧。我就一定要自己做过,将其中真实的情感灌注到表演中。做得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把自己的情感和与家属之间的互动关系表达出来。”


确实,影片最让人动容之处,就在于细致入微地展示了小林在全神贯注地举行仪式的过程中,与死者,以及与处于各种状态(有的悲痛,有的悔恨,有的压抑??)中的家属那无声而深入的交流。最后,当家属们带着满心的感激和对生活的全新认识与两位入殓师道别时,你会意识到人们为死者举行仪式,并不仅仅是对死者表示纪念与送别,在更高的层次上,它是你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机会。把握好这个机会,并且有幸得到像入殓师那样清楚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的人的帮助,对你将来的人生真是有莫大的益处。


媒体围着本木雅弘拍照时候,我近距离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近来人气急升的大明星。从某个角度看,他确实和梁朝伟很像,尤其是嘴和眼睛——一个没有保养得么好的梁朝伟。现实中的他其实比电影里看上去还年轻一些。不过幸好他毕竟不如梁朝伟来得帅,太帅的话,对这部电影是不合适的。


看完《入殓师》已是深夜,我打开酒店雪白的被褥上床时,恍然有一种在为自己入殓的感觉。这其中没有任何不吉利的预感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对生死的平淡和肯定——尽管那很可能只是暂时还身处影片“气场”之中的缘故。


我参加过很多人在殡仪馆举行的葬礼,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感受,就是死者经过整理的遗容,总是与我记忆中特别清晰和顽固的形象之间有着不小的差别。不能说工作人员做得不认真,但如果你看过《入殓师》,你会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用心”的深度。日本的普通殡仪馆工作人员大概也是这样——就像电影接近尾声时那两个为小林父亲送来棺材的人。只要你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哪怕再敬业,也做不到那么好。我也为多位死者做过这些事情,当然不是入殓仪式意义上的,而是那些必须由家属来做的:为死者擦身、换衣、推进太平间??我深深知道,那个时候我是在完成一件必须要完成、最好快点完成的任务。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做这些事情对于我本身有什么意义。


本木雅弘所演出的,正是一种从任务、工作向真正的交流的转变。如果小林因第一次参与仪式而呕吐还是意料之中的“正常反应”的话,那么回家急切地在妻子身上嗅闻活人的气息,以致性欲勃发,急不可耐地要完成交合,就是一种既特别又极为贴切的处理。对死亡的恐惧在这一刻要靠延续生命的交媾来抵消,而展示生命力的“性”之中,反过来又蕴含了多少死亡的因素?很可能是这次半推半就的做爱,使得妻子怀了孕,这个伏笔一直埋到将亡父手中的石子放到妻子微微隆起的肚子上,生与死的循环之门再一次被打开……


随着小林逐渐进入这个职业(如师傅所说,他一眼就看出了小林身上的“天分”),死亡的恐惧很快远去了——原来死亡、尸体并不是那么可怕,可怕的只是我们对死亡、尸体的(被异化的)想象。看着小林全身心地投入,动作简直像是在运着某种高超的气功一般,既有力又轻柔地对那些尸体进行整理和修饰,我想你会明白,做好入殓师所需要的,远远超过一般的“敬业精神”,而是要把它真正当作一种与死者的心灵交流,如小林的一句台词所说:“要做得忘我。”他为死者留住最鲜活的容颜,也就是留住他们生前全部的生活史;极端地说,他必须在仪式进行的短短一段时间里,对往往是素不相识死者的那部独一无二的生活史真正产生出共鸣,忘记自己,而全身心地去“心灵感应”他(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愿望,才能将他(她)的容颜定格在那个最“像”的瞬间,让死者仿佛得到片刻的重生以及永恒的安宁;与此同时,这一整个仪式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对于死者的尊重,而且让送别他(她)的亲友得以用一种更平和、更理解生死之延续的态度,更好地生活下去。


本木雅弘的影帝实至名归,他将入殓仪式中最重要的“心”和“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部电影。”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做演员这么多年,这次的角色最最特别,接下来的时候的确有些担心。所幸入殓仪式我最初在书(指青木新门的《纳棺夫日记》)上看到过,在接剧本前已经有所了解。对于亲手为老婆婆做入殓仪式,我觉得很珍惜??”据本木雅弘介绍,现在的日本有各种各样的丧礼类型,比如向大海抛撒骨灰,比如树木葬礼等等。喜欢山里的树和花的人,也有很多选择葬在那些树和花下面,这样,他们喜欢旅游的朋友们进山远足时,可以看看他们,也顺便看看树和花??不过入殓师可能是最具历史感和仪式感的一种丧礼了,它的确与众不同。


“要做到忘我。”这大概便是入殓师的秘诀,也是全片的“戏眼”所在吧。嫌它节奏过于缓慢、手法不够创新的人,我想是没能做到这“忘我”吧。入殓师的“忘我”,针对的其实恰恰是现代人的“自我”。事实上,现代人如此怕死,为了逃避死亡可以不惜一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过于执着于“自我”。这个“我”执着于对我之外的对象的占有,以此来凸显“我”的重要性——不管占有的对象是生命、财物还是情感。对此生的占有如此执着,对死亡和失去一切才会如此恐惧。而入殓师这个职业恰恰表达了一种无所占有、充分交流的可能性——你打交道的对象是死者,是常识意义上失去了一切的人,而恰是此时,你得以真正认识到占有之外,“自我”的真实意义。


娱乐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小林幸子和松冈充联手结成另类组合 合作专辑将于10月发售
日本男星因为600元拍GV 大尺度照外泄后遭解约
2015日本电影周参展影片
小林礼奈停止艺能活动 到“养猪场”工作
小林可梦伟承认与阿比留已分手一年以上
阿比留优“新备胎”出现 与可梦伟分手?
“小阿信”小林绫子被曝3年前已离婚
AKB48成员小林香菜恋情曝光 绯闻男友是前J家艺人
红白歌会筹备缓慢 遭遇两大考验
小林幸子发布会秀婚戒 “自己也很吃惊”
歌手小林幸子结婚 对方小其8岁
小林香菜宣传东京塔夏日活动 红色浴衣造型可爱
小林幸子5度踏宝岛 叫卖日本灾区物产
57岁歌手小林幸子即将完婚 圈外新郎年轻8岁
汪东城当小林幸子导游 曝与郭品超共度情人节
2009秋季日剧预告:大牌明星总动员
《电影旬报》放榜 《入殓师》成为年度最佳
泷田洋二郎因《入殓师》获奥斯卡身价暴涨
《入殓师》又传捷报 乌迪内斯电影节获奖
泷田洋二郎:《入殓师》不算是我的代表作
《入殓师》将拍美国版 好莱坞打造日式感动
《入殓师》导演新作演员阵容曝光 久石让配乐
《最后的座头市》开拍 盲武士故事之终结篇
《蛤蟆的油》日本首映 役所广司被瑛太"迷倒"
本木雅弘十岁长女影坛出道 天使容貌眼神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