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细腻的情节,辨识度很高的女演员也是日本电影的看点。这些看上去很日常、平凡的银幕形象,却充满生命张力,为日本电影中生活多样性与真实质感背书。 今年初,日本推出了一项针对女演员受欢迎程度的调研,几部近年日本电影中的女演员纷纷入围:《小偷家族》中身材微胖,被评价为“长着一张路人脸”的安藤樱;《日日是好日》里眼睛不大脸型偏长的黑木华,长着肉嘟嘟小短脸的多部未华子;《漫长的告别》中笑不见眼的苍井优等等,都榜上有名。 这些备受观众欢迎的女演员在人群中并不惊艳跳脱,但是她们却通过与角色的合二为一,慢慢激发着自身的独特性。久而久之,“不够漂亮”反而成了她们塑造各类角色的优势和深入观众内心的特点。 比如在日本拿奖拿到手软的安藤樱,既演得了按部就班却积极面对生活的上班族,也能与都市边缘颓废女孩无缝对接。在《小偷家族》尾声,她一场三分钟素颜哭戏,彻底抛开对“外表”的执念,直抵剧中故事的本质,完成了一场自然却极具穿透力的情绪张扬,被誉为“刷新影史”。 对演员来说,塑造角色的生动性,比平面模特般的“美”更重要。这些所谓不够惊艳的女演员,往往能成为“生动性”的最佳注脚。有媒体评价,正因为平淡舒朗的五官,才让苍井优的微笑更具感染力与亲和力。这种灵动却不张扬的长相,为她的角色加分不少。从古代到现代,在她演绎的一系列女性身上,总是自带一种“倔强”甚至是“古怪”的精神特质——即便身处市井干着最常规的工作,也能适当跳脱,内心始终维护着一片不被世俗规则征服的角落。这让不少身处俗常,却心怀纯真的观众看到了自己,也让演员通过角色成为越看越美的“第二眼美女”。 这些女演员独特的美,也与日本影片的拍摄方式有关。在日本影视作品中,鲜少通过浓重妆容、光线反打、磨皮滤镜、后期等技术刻意修饰美化女演员的皮肤与形象。在镜头中,演员脸上的每一块雀斑、每一丝皱纹、每一根白发都浸渍着岁月的流淌,以及生命的鲜活生动。 反观观众熟悉的另一些影视剧,对所谓美和颜值的追求却“登峰造极”。一位国内电视人曾指出这样一个普遍的创作误区:每个人都化着精致的妆容,在灯光下演员的皮肤完美无瑕;女孩们都纤细苗条,胖一点的则被设定成为“笑点担当”;演员们不能上年纪,因为一旦不是“少男少女”,则要直接进化到“爸爸妈妈”。但我们的生活真是这样吗?在创作者执迷于搭建符合臆想的“美丽样板房”的时候,真实的生活况味却被不断拆解。 生活本身在平淡中有一种朴拙的美——女演员可以不够惊艳,因为对平凡、平淡和日常的欣赏与书写,恰恰是对真实生活与个体生命多样性的一种尊重。 |
日本电影:看上去平凡的形象 在影片中却充满生命张力
娱乐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真的疼,日本电影正在诞生一种新的暴力美学
日本电影照见人生的另一种方式:慢、真、家庭
专访《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银幕对话跨越文化隔阂
日本电影《青夏与你相恋的30日》公布主题曲以及插曲
《第三度嫌疑人》获亚洲电影大奖5项提名
电影《无限之住人》主题曲传递心声 木村拓哉“很高兴获理解”
日本演艺界实力派演员,我只喜欢他
上海电影节日影盘点:一半是惊喜一半是尴尬
1978-2016年国内引进过哪些日本电影?
柴咲幸出席电影《信长协奏曲》试写会 紫色和服甚是迷人
2014年日本“旬报十佳”电影综述
役所广司因纪录片造假震怒 呼吁电影停止上映
北野武批评日本电影学院奖:评奖存在作弊
2013日本旬报十佳出炉 《编舟记》成最大赢家
每日电影奖揭晓 周防正行《临终委托》获最高奖
《影武者》北京展映 仲代达矢出席吴宇森表敬意
日本电影知名女演员高峰秀子去世 享年86岁
《罗生门》数码修复版获颁美国电影遗产奖
日本电影周6月北京开幕 《恶人》将亮相内地
2009日本电影全景报告 新世纪十年阶段总结
2010年二十五部日本电影前瞻 文学改编受宠爱
日本电影金像奖名单公布 金鱼姬柯南皆获奖
日本电影学院奖全提名 《赤壁》入围外语片
日本电影票房综述:《20世纪少年》登顶
时光网推出日本电影TOP100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