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导演泷田洋二郎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记者袁蒙 摄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张靖) 优秀、力量、羡慕。这是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在专访中提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 它们反映了泷田对中国电影和电影人的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电影从“请进来”到“吸引来”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还很年轻,但它的成长仿佛只在一瞬间。这得益于悠久的文化、丰富的底蕴、孜孜不倦的电影人,更得益于广阔的平台和与世界交流碰撞的机会。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的主要活动,“亚洲影视周”上周在太庙举办启动仪式。其重要板块之一、国家电影局主办的 “2019亚洲电影展”也在5月16日至5月23日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个城市同步开启。执导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的日本著名导演泷田洋二郎出席开幕式,并在“2019亚洲电影展”特别专访活动中接受了人民网采访。 思维碰撞点燃电影新创意 “很震撼。”在谈到影视周开幕式时泷田的赞美溢于言表,“能在这样一个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点举办开幕式,我非常感动。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对电影和电影人的尊重,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深远和宏大。” 太庙,始建于明代,拥有600年的历史。如同开幕当天贾樟柯在致辞中所说,在太庙举行亚洲影视周启动仪式,是东方文明与100年的电影艺术的一次交流。 “期待这次活动带来新的际遇。活动中汇聚了众多亚洲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希望借此机会进行广泛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下一次电影创作提供灵感。” 泷田期冀道。 电影如何跨越语言文化障碍 其实比起泷田洋二郎这个名字,他的电影或许更为家喻户晓。 《入殓师》,把阴冷凝重的死亡刻画得温暖而有尊严,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这部深深凝入日本文化与独特死亡观的电影,一举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个国际大奖。 谈到成功的原因,泷田认为一部影片突破语言与文化障碍的根本在于深挖自己的故事,用丰富的情感呈现故事。 “无论是具象到个人,还是刻画某个地方、区域,电影只要具备让全世界人们产生共鸣的普遍要素,即便只描绘内心一角非常小的故事,也能广泛传播、影响到全世界。” “首要问题是想好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泷田说。 如果说日本电影吸引中国观众在于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那么中国电影对日本观众的吸引力或许在于文化上的亲近感、未知的多彩中国和电影展现的强大力量。 “同为亚洲人,又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观众对中国电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而且中国地大物博,地方、食物以及习惯等方方面面有很多是日本人不了解的,融入了这些要素的中国电影本身对日本观众就具有吸引力。另外日中两国电影展现的力量完全不同。当今中国电影有着凌驾于美国电影的力量。日本人喜欢力量、也喜欢追逐力量,因此会非常关注中国电影。”泷田从导演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专访《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银幕对话跨越文化隔阂
娱乐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真的疼,日本电影正在诞生一种新的暴力美学
日本电影照见人生的另一种方式:慢、真、家庭
日本电影:看上去平凡的形象 在影片中却充满生命张力
日本电影《青夏与你相恋的30日》公布主题曲以及插曲
《第三度嫌疑人》获亚洲电影大奖5项提名
电影《无限之住人》主题曲传递心声 木村拓哉“很高兴获理解”
日本演艺界实力派演员,我只喜欢他
上海电影节日影盘点:一半是惊喜一半是尴尬
1978-2016年国内引进过哪些日本电影?
柴咲幸出席电影《信长协奏曲》试写会 紫色和服甚是迷人
泷田美织舞台剧妓女角色初挑战 与森田刚共舞探戈
2014年日本“旬报十佳”电影综述
中国电影人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的辉煌步履
韩星争先恐后过海“淘金” 权相佑首次亮相中国
役所广司因纪录片造假震怒 呼吁电影停止上映
北野武批评日本电影学院奖:评奖存在作弊
2013日本旬报十佳出炉 《编舟记》成最大赢家
专访韩彩英:想演"打女" 期待合作金知云冯小刚
每日电影奖揭晓 周防正行《临终委托》获最高奖
日韩年度票房出炉 中国或超日本成全球第二
韩九位"金牌"影人来华交流 集体抢滩中国电影市场
《影武者》北京展映 仲代达矢出席吴宇森表敬意
日本电影知名女演员高峰秀子去世 享年86岁
《罗生门》数码修复版获颁美国电影遗产奖
日本电影周6月北京开幕 《恶人》将亮相内地